“Success By Design"
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,以其稳定的社会治安、严格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公共服务,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前往求学。但与此同时,针对留学生的诈骗行为也层出不穷,尤其是在签证、学费、住宿等方面,诈骗者借机利用留学生的信任和信息不对称,实施欺诈。小编为同学们收集整理了几种常见的诈骗类型,帮助大家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。

一、冒充公检法诈骗
诈骗分子冒充国内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工作人员、和国际刑警等,设法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,利用大家对公安机构的信任,随后将电话转接到虚拟的“国内公检法机关”并发送虚假的“逮捕令”“通缉令”“法院传票”等,设置相应的骗局。通过电话、短信、网络等方式,谎称受害者的账户涉及犯罪、银行资金存在风险、涉嫌犯罪洗钱等原因,需要澄清资金来源为理由,诱骗受害者下载网络社交软件,进行一对一单线联系,并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移至“安全账户”或提交账户信息。在此联系期间,诈骗分子会不断恐吓受害者,以需要“协助调查”为由要求受害者切断外界联系,令受害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,从而信以为真,上当受骗。
二、换汇骗局
不少不法骗子会伪装成学生,在社交平台发布“换汇”信息,当有学生上钩后,便将其约至线下进行交易,使这场交易更加真实,等到交易时再以各种理由不露面,诱骗受害者先行转账,待受害者转账后又以“账户被冻结要缴纳保证金”等,为由要求受害者继续转账,直至受害者发现被骗为止。
三、租房骗局
留学新加坡,住宿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。诈骗分子往往冒充房产中介或者房东本人身份,通过网络发布虚假的住宿信息,承诺提供价格优惠的学生公寓、合租房等,甚至有些诈骗者会要求学生提前支付押金和房租。一旦有租房需求的学生添加联系方式后,就会通过其他社交软件给受害人发送一段“看房视频”,并谎称“目前工作繁忙,不在本地,无法与其当面签合同”,诱导学生进入对方提供的“钓鱼网站”完成租房手续。之后,对方便以“收取预付款或押金”为由骗取钱财,收到转账后就将其删除拉黑。为了避免陷入此类骗局,留学生应该通过学校提供的住宿服务或正规平台进行预订,避免通过社交平台直接与陌生人交易。
四、“假冒学校老师”骗局
诈骗分子伪造学校老师的身份,使用学校的标志和狡猾的沟通方式来增加信任度。通过电话、短信、或是邮件与学生联系,称学生有未缴纳的学费、学分不足等问题,并威胁若不尽快处理,就会面临签证问题或学籍问题。为了迫使学生支付高额“学费”或“罚款”,他们会提供虚假的银行账号和支付链接。如果接到类似电话或邮件,学生应先与学校的官方渠道确认信息的真实性。
五、留学签证诈骗
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、网络广告等渠道,宣称自己可以快速、无风险地帮助学生办理新加坡留学签证,甚至承诺“100%通过”。他们往往会要求提前支付高额费用,提供虚假材料,造成学生签证申请失败,且所交费用无法退还。对于签证申请,务必通过新加坡大使馆、学校或认证的留学中介进行正规申请。
六、“杀猪盘”诈骗
诈骗分子在网上向受害者推荐参与网上助力返现活动,受害者尝到甜头后,根据诈骗分子要求下载做任务的APP,期间多次向对方账户转账,从而上当受骗。
七、“钓鱼诈骗”
(一)、钓鱼网站: 钓鱼网站是指欺骗用户的虚假网站。“钓鱼网站”的页面与真实网站差别细微,比如伪装成银行及电子商务网站,从而窃取用户提交的银行账号、密码等私密信息。(二)、钓鱼短信: 是由手机短信 “群发器” 大量发出虚假信息,用“中奖”“退税”“投资咨询”等名义诱骗受骗者实施汇款、转账等操作。(三)、钓鱼WIFI: 是指犯罪分子通过架设一个与某公共WiFi热点同名的WiFi网络,吸引用户通过移动设备接入该网络,然后就可以通过分析软件窃取这些接入虚假WiFi热点用户的资料,包括WiFi登录密码、银行账户等信息。
八、求职诈骗
假装招人帮忙充值刷单,简单的工作却给出“较高报酬”。诈骗分子刚开始以帮忙充值刷单的招聘工作为饵,出“较高报酬”帮忙招聘,“新会员”还给出购物回扣,起初充值和返现都正常,好像这就是一份“正规的工作” ,直到某一天,充值更多想要赚取更多佣金却发现,不仅拿不到工钱,连自己充值的钱也拿不回来,才意识到受骗。
方法一:核实对方身份信息
三别四不,别慌、别信、别给,不随意接听未知来电、不理会来电者的指示和要求、不轻易相信骗子的恐吓、不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资料。公检法等公安机关不存在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。遇到紧急情况时,不要慌张,想办法与新加坡警方取得联系,通过核实实际情况再做处理。
方法二:联系学生事务处核实情况
如果是涉及到学校相关的诈骗问题,留学生应与学校的学生事务处(学校15楼前台)取得联系,向他们说明并核实情况,学校会为大家提供相关的帮助。以下是莱佛士学生事务处的两种联系方式:Microsoft Outlook邮件联系:group-admin@Raffles-college.edu.sg线下咨询:如果你更喜欢面对面交流,可以前往15楼前台,与学生事务处的老师们直接沟通。
方法三: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
与家人时常保持联系,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。不要在电话中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、住址、家庭情况、银行账户等信息。必要时需要通过官方渠道,确认核实相关情况再做处理。若遇到相关付费情况,务必冷静应对,先核实信息真伪。对于任何要求付款的行为,都要进行多方验证,确保资金的去向是安全可靠的。
方法五:警惕“快速签证”的诱惑
新加坡的留学签证申请流程是严格的,没有任何中介或机构能够保证100%通过。因此,任何承诺“快速办理签证”的中介或个人都应引起警觉。学生应通过学校推荐的渠道或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(ICA)官网来办理签证,确保申请的真实性和安全性。
方法六:不点任何未知链接
记住三个原则: 不明链接不要点! 不明二维码不要扫! 不明WIFI不要连。邮件和短信中的网址表面上看是正确网站,实际打开可能会链接到仿冒的钓鱼网站,甚至被植入木马病毒;短信中来电号码也可能被伪基站仿冒,所以警惕不要乱点链接,最好拨打官方咨询电话或使用其他可靠方式核实。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,仔细查看浏览器的地址栏网址,认清各平台官网。注意个人账户信息,包括登录密码、银行卡号、身份证号、银行预留手机号、取款密码及手机动态码等;遇到需要提供这些敏感信息的地方,务必小心谨慎,勿向他人泄漏。
方法七:及时查验真假
接到可疑电话,可通过新加坡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设立的网站: https://www.scamalert.sg查询这个号码,是否被其他人举报过。
方法八:正规渠道换汇
换汇请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,切勿轻信各种“优惠换汇”信息,避免上当受骗。私下换汇不仅无安全保障,还可能涉及洗钱、非法买卖外汇等犯罪行为。如不幸受骗,应及时联系新加坡警方报案,并收集和保留证据,以便警方开展调查工作。
方法九:求职需谨慎
不要接受工作要求简单,却提供丰厚回报的工作机会,并应向提供工作机会的公司,核实工作的真实性。不要汇钱给不认识或未见过面的人。
方法十:正规渠道寻找房源,并签订合法的租赁合同
在选择住宿时,不要只看价格或位置,尽量选择学校推荐的住宿渠道或知名的住宿预订平台。对任何看起来“过于优惠”的住宿信息保持怀疑,尤其是要求提前支付大额押金的情况。学生们在租房时一定要亲自去看房,并签订合法的租赁合同。通过正规渠道寻找房源,避免被不法分子钻漏洞。✅立即报案:如不幸受骗,应及时联系新加坡警方报案,并联系银行冻结汇款及账户,及时止损。新加坡反电信诈骗热线电话:1800-7226688;中国驻新加坡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紧急求助电话:+65 64750165(24小时);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:+86-10-12308或+86-10-59913991。✅冻结银行账户:若已通过银行转账或信用卡付款,学生应尽快联系银行,第一时间冻结自己的银行账户,防止骗子继续获取更多资金。同时,向银行报告有关诈骗的情况,以便他们能够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,了解是否可以追回款项。部分支付平台如PayPal等,也提供诈骗防范和退款服务,及时与平台客服联系。✅更改相关密码:如果涉及到银行账户、社交媒体或其他平台账户,立即更改密码,确认骗子无法进一步盗取滥用个人更多信息。✅保留相关证据:如不幸受骗,应及时联系新加坡警方报案,并收集保留所有相关证据,包括通信记录、支付凭证、聊天记录等,以便警方开展调查工作。✅及时联系告知亲友:被骗后及时告知亲友,提高亲友的警觉性,以防再次受骗。✅保持警觉,关注官方社交平台:许多诈骗事件会在社交平台和留学论坛中被曝光。学生应定期关注相关信息,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,从而提前防范。此外留学生们需多关注警方和使馆的最新通知和讯息提醒,不要轻信转账汇款要求,保护自己隐私的同时,时刻警惕诈骗发生。
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进入中文官方网站
(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,内容解释权由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拥有,非授权转载或复制产生责任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概不负责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