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ice: Undefined index: HTTP_ACCEPT_LANGUAGE in /home/rafflesrencn/public_html/wp-content/plugins/UEditor-KityFormulaueditor/main.php on line 13

Warning: session_start(): Cannot start session when headers already sent in /home/rafflesrencn/public_html/wp-content/themes/raffles_iao/fjtapp/feijiutian.php on line 89
从莱佛士到伦艺UAL,她是如何斩获offer的?|采访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黄禧婷 / 采访 - 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,新加坡艺术设计留学,出国留学,海外大学推荐-莱佛士教育集团
新闻

2025-08-09

从莱佛士到伦艺UAL,她是如何斩获offer的?|采访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黄禧婷

在设计的世界里,有人用美学构建商品价值,有人用创意讲述社会热门议题。本期的莱佛士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,我们邀请到了来自中国,毕业于我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校友——黄禧婷,从莱佛士毕业升学到英国顶尖设计学府——伦敦艺术大学(UAL),她不仅用设计回应现实议题,更用作品探索设计的边界与自我表达的可能性。

本次专访中,我们将带大家走进黄禧婷的设计旅程,聆听她关于学习经历、作品集准备、升学的心路历程以及对AI时代设计行业的独到见解。希望她的分享,能给大家一些启发。

截屏2025-08-09 01.17.33.png


请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

大家好!我叫黄禧婷,来自中国,毕业于莱佛士平面设计专业,毕业后申请到了伦敦艺术大学(UAL)的研究生。

为什么选择入读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?

首先是出于对地区的考虑,我父母觉得新加坡相较于其他国家更安全,文化也更亲近。在查询比较过几所艺术院校后,我发现莱佛士的课程设置周期相对较短、节奏紧凑,能让我更高效地掌握专业知识,并尽快进入设计行业,这一点非常吸引我。同时,学校偏实践型的教学方式也正是我所需要的。

你最喜欢的一门课程或项目是什么?它是如何让帮助你成长的?

640-6.jpeg

我最喜欢的是Typography(字体设计)这门课。在课程初期,老师会带我们从最基本的字体构造、排版规则开始学起,通过不断练习,我逐渐建立起对视觉秩序与美感的敏感度。

老师的耐心指导加上后期个人项目的自由探索,我逐渐找到了一点点自己关于这方面的理解,也为我后面更多的探索打下了基础。

作为莱佛士的毕业生,你觉得学校的教学风格和行业需求匹配度高吗?

640-7.jpeg

我认为非常高,本科期间在学校里老师会直接带我们参与一些校企合作实践项目,有时甚至可以直接与客户沟通需求、汇报方案,这让我对未来职场的运作模式有了清晰预期。同时,我在课余时间也会尝试做一些设计类的相关项目,提升自我。

分享一位你印象深刻的导师?

我印象最深的导师是教我《Packaging Design》的CHAO Yibo老师。他不仅在专业知识上给予我们清晰的框架,也特别鼓励我们去突破传统、尝试跨界设计。

当我有一个新的设计方案时,他不会直接告诉我这个方向是否可行,反而是引导我去调研、去验证我的思路是否能成立。这种引导式教学方式让我第一次感受到“设计是探索”的真谛,让我体验到了挑战创新的快乐。

可以分享一下你的毕业设计吗?

640-8.jpeg

我的毕业设计灵感源于我一次周末去海边的经历。当时我抬头仰望星空,发现相比家乡,新加坡的夜空星星稀少,这让我开始关注“光污染”这一议题。

我查阅了大量资料,发现人类生活中的光污染对夜行性鸟类的迁徙、生存有极大影响。于是我为一个以“减少光污染”为主题的环保活动,策划了一系列视觉推广设计,希望通过图像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。

你怎么看待AI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?

我认为AI技术的崛起或许能够满足部分工业的需求,但是技术终究是技术,对于创意设计本身而言,真正的“灵魂”依然要靠人类思维来点燃。AI是工具,但不是创意的源头。

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申请UAL的?你认为最关键的准备是什么?

我是25Fall入学,所以从2023年7月就开始系统性准备了。最关键的一步是信息获取,在确定目标院校之后,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校官网查看专业的申请要求和在校生的作品,这一步帮我明确了方向。

你申请UAL的时候是如何准备作品集,以及学校的面试的?

我会针对我申请的专业方向,去解读官网上的每一条作品集说明,然后重新整理我过往的作品。在面试时,老师除了关注我本科的学习内容之外,更多就是关于作品集创作过程的细节,这部分我提前做了很多梳理。

在申请过程中,最具挑战的一部分是什么?你是如何克服的?

640-9.jpeg

最大的挑战是“思维方式的转变”。在莱佛士的学习过程中,我学习如何熟练地运用平面设计去解决问题和满足客户的需求。

但在准备申请硕士时,我需要去思考平面设计这一媒介作为个人表达和沟通的可能性。我尝试去了解了平面设计界和平面设计之外的一些艺术家们的想法。

可以给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吗?

享受创造的过程,不要急于追求结果。每一个作品集项目,其实都是一次自我表达的机会。

学生作品展示


欢迎访问莱佛士

新浪微博平台:莱佛士国际教育

哔哩哔哩: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

微信公众号: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国际招生部

抖音号: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

小红书: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

"莱"咨询

您可以提供简单信息方便我们联系!

姓名

邮箱

联络号码

常居国家

常居城市

目前身份

感兴趣校区

感兴趣课程

备注

新加坡总校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