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

2025-06-12

从细菌染色到棕榈废料再利用,她在英国赢下全球设计大奖

当今设计教育竞争激烈,真正能脱颖而出的设计作品,早已不仅只靠精美的设计外观吸睛,“好设计”需要兼具科学视角、社会责任与创新精神。近期莱佛士时装设计专业学生 Sasipim Sonpavorapong(简称 Hunny)在英国举办的 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 (SDC) 国际设计大赛中,荣获新加坡赛区冠军与国际总冠军,以其融合天然染色与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服装系列,赢得国际评委一致肯定。
SDC(Society of Dyers and Colourists)是全球最具权威的色彩与染色科学机构之一,成立于1884年,其国际设计大赛被誉为“色彩与纺织设计界的顶级荣誉”。不同于一般以审美为主的时装比赛,SDC设计大赛注重科学知识与环保意识,要求参赛者具备色彩理论、染色技术、材料工程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。
本届SDC国际设计大赛以“Colour for Good”为主题,旨在鼓励参赛者运用色彩推动积极社会与环境影响。Hunny的作品灵感源于共生关系所体现的自然和谐之美,与本次大赛的主旨完美契合,展示了具有环保意识的染色技术的强大潜力。
Hunny所呈现的系列作品使用的染色技术并非传统工艺,而是使用一种源于土壤中放线菌的细菌染料,取代传统化学染料,从源头避免化学污染。这种天然染色技术需在实验室中进行分离与提取,并保留为粉末形式,以利于在染色过程中精准控制。
细菌染料在使用上具有特定要求,仅能附着于蛋白质纤维,因此Hunny在选择染色材料时想到了棕榈。她的家族从事棕榈农业生产,每月产生大量棕榈果束废料。这些通常被用作生物燃料的副产品,在她的设计思考中被重新定义——是否能将这些废弃物转换为有价值的纤维?
在学院导师的指导与个人深入实验下,她成功将棕榈纤维进行结构改性处理,使其接近动物性纤维结构,从而适配细菌染色过程。这一过程中采用食品级漂白技术,并减少25%漂白液与用水量,在环保与实用之间达成平衡。最终,这一处理方式成功将棕榈纤维转化为可染材质,实现了从农业废料到纺织材料完整可持续闭环的设计新思路。
这个过程中充满着无数的挑战与困难,需要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积累、长期的不断实践测试。Hunny的成功背后正是莱佛士长期推行的“实践型教学”成果的体现,在莱佛士我们的学生不是被动完成作业,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研究、实践、失败与突破,不断推动自我的成长边界。
本系列设计作品围绕“自然共生”为核心概念,强调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利互生与相依共存。服装不仅仅是穿着的功能体现,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觉隐喻。整体服装结构采用箱型剪裁,有效降低裁剪中产生的布料浪费。其中一套还采用了可拆卸的双层设计,提升服装的可变性与使用寿命,响应“一衣多用”的可持续思维。配色则基于季节性细菌染料的自然调性,并以格纹面料使整体色彩更加协调。
针织与编织手法上,作品巧妙运用负空间结构,结合肌理编织与解构图案处理,使每一套服装不仅具备特色,同时也能呼应自然之形与共生之感。这一系列服装不仅展示了设计的美感,更传递出对环境的深刻思考。在强调创新与环保的今天,她的作品为时尚行业带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“绿色革命”。
事实上,这并不是莱佛士的学生第一次在SDC这项国际赛事上斩获荣耀。早在2023年,莱佛士学生 Verina LIE 就曾代表新加坡夺得该赛事的地区冠军。连续两年获奖,不仅展示了莱佛士学子的出色实力,也印证了学院对教育理念的坚持与实践。在莱佛士,学生不只是学会如何“做设计”,而是被培养为能引领行业趋势、解决现实问题的设计者。
在莱佛士,学院的课程体系与传统艺术教育不同,强调的是实践型教学,除了设计理论课程,学生们将会通过一个又一个行业内的真实项目课题实践,不断检验自己所学的内容。我们的导师都是来自行业的优秀从业人士,将国际前沿的设计思维与真实行业项目相结合,帮助学生建立全球化设计视野与实践创作能力。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被鼓励参与国际设计比赛和行业真实项目实践,甚至有机会在国际平台发表作品、竞赛展示。
随着全球品牌转向绿色转型,奢侈品和时尚产业对“可持续设计人才”的需求日益上升,越来越多的设计赛事、机构和企业将“环保、材料科学、技术融合”作为评判标准。在这种大趋势下,拥有科学素养与环保意识的设计师,将成为未来行业的中坚力量。而莱佛士正以领先的教育方式,培养这一代具备综合能力的“新设计力量”。

欢迎访问莱佛士

新浪微博平台:莱佛士国际教育

哔哩哔哩: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

微信公众号: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国际招生部

抖音号: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

小红书: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

"莱"咨询

您可以提供简单信息方便我们联系!

姓名

邮箱

联络号码

常居国家&城市

目前身份

感兴趣校区

感兴趣课程

新加坡总校区